找到相关内容54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的管道贩卖生前契约。  “生前契约”其实是“生涯规画”的延伸,所谓“生死事大”,“生”的时候如何活得自在、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固然重要;“死”时能安心、放下,了无牵挂地走,也应该早作安排,预先规画,...山的慈善事业中,除了开办有育幼院、养老院、云水医院外,并设万寿堂,供信徒安放灵骨,周全的照顾信徒的生老病死,让人的一生都能在佛法里获得圆满的照顾。  不过现在社会上也有一些人专门从事贩卖灵骨塔的行业,...

    星云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5062510.html
  • 诸家戒本通论

    一七 一七 二七 一七 一七 一七 捉金银 一八 一八 三0 一八 一八 二0  贩卖 一九 二0 二八 二0 二0 一八  出纳求利 二0 一九 一九 一九 一九 一九  (以上第一部)  长鉢过限 ...

    吕 瀓 释存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35362869.html
  • 大乘菩萨心行与理想的佛教女性观

    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大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此处“女百恶”即指女性身心的种种缺失和“恶事”。究其实,逼迫女性的“百恶”主要来自社会习俗等外因。甚至当今印度仍时有贩卖女性、...

    杨孝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00363160.html
  • 从古印度佛教与耆那教之苦行观论圣俗关系之演进(下)

    大众所了解——仍然是  宗教讲论的语言。神的恩宠被误释的方式消减了人的责任,如果责任还有任何意义的话,而业报也  同样地被误释而与命定论混淆。最后,奥秘与贩卖奥秘和奥秘举动混搅——堕落地执迷于奇迹、秘...

    心毓、心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0964093.html
  • 帝洛巴--噶举派白教第一代祖师(2)

    ,而略窥妙义。内在之声并非造作出来的,而是由身上的脉、气和明点活动所成的结果。  【转化屠夫】  今日欧美地区的肉商,大部分只做肉的贩卖和切割,然而帝洛巴那时的肉商也要负责宰杀,有时在一天中要杀很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44664249.html
  • 陈若曦佛教小说中女性形象与主题意识──以《慧心莲》、《重返桃花源》为探讨

    大批信徒,贩卖著自制的“天衣”、“天饰”;她曾随瑜伽行者深入喜马拉雅山,在一个山洞里苦思冥想坐了两个半月,弄得形容枯槁;又曾追随尼泊尔的高僧去印度朝圣;之后又遇到一位密宗名师,亦曾发心修练;但美心依然...

    丁 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64464768.html
  • 周叔迦:中国佛教史(2)

    出家之人不应畜八不净物(金银、奴婢、牛羊、仓库、贩卖、耕种、自作食、不受而啖)。依律车牛淫人不净之物不得私畜。唯有老病年六十已上者限唯一乘。三、僧尼不得出贷私财。四、出家本无凶仪。父母三师远闻凶问,听...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3365221.html
  • 释戒嗔:戒嗔的白粥馆(1)

    老板林施主以前也做过不少生意,其中有段时间在贩卖家具,恰好寺里更换家具,所以他和智缘师父打过交道。  见我们路过,林施主便招呼我们进来坐,智缘师父看着戒尘留恋的样子,笑着叹气,带着戒嗔一起进了店里。  ...

    释戒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73165398.html
  • 释戒嗔:戒嗔的白粥馆(3)

    只是出个不高的价格,便拿走了他的作品,然后拿到旅游区以几十倍上百倍的价格贩卖,即使有附近的工厂成批的生产竹雕,价格也非常低廉,但是程老施主的作品只要一出现便会抢购一空。  后来,很多人甚至开始仿冒程老...

    释戒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73365400.html
  •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2)

    大言壮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5>说所得利养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如《遗教经》中佛说:“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

    任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3965660.html